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第一章雏鹰(中)

第一章雏鹰(中)(2/2)

目录

“那倒是!”李盛想了想,钦佩的点头。随即,目光就不受控制的往自己身后瞧。

在他和张树两个身后,除了右司把总赵登和左司副把总许堰和二人各自的家丁之外,也是一群临时招募来的菜鸟。真正上了战场,能保证不掉头逃走就已经算本事,很难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而这样一群菜鸟,却是上头看在李如梓的情面上才划拨到选锋营左部,让人很是怀疑,辽东李家到底对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重视程度到底有几分?

“不用看了,能保证人员和兵器铠甲不缺,已经很是难得!”仿佛猜到了李盛心里在想什么,张树故意将战马速度加快了一些,小声告诫。“人的脸都是自己争来的,靠别人给,肯定中途要打一些折扣。更何况辽东李家如今树大招风,父子兄弟几个都要避嫌。也就是六郎仗义,说出来的话如板上钉钉。换了他人,甭说给你配上了两司战兵。只给你两百屯兵,你还能跟谁说理去?”

“嗯!”不想赵登和许堰听到这边在说什么,李盛也悄悄加快速度,然后轻轻点头。“也对,跟三位少爷有交情的,只是六郎,而他自己又仅仅是个都指挥同知!”

“其实这样安排也不见得是坏事!”见他依旧愤愤不平,张树想了想,继续低声补充,“有多大能耐,干多少活。三位少爷初来乍到,如果一部兵马都是百战精锐,肯定就会被派到最前方去跟倭寇硬碰硬。而像现在这样,麾下全是新兵,哪个上司有脸派他们去打硬仗?只能先做些探听消息,打扫战场,或者镇压盗匪的杂事,不用冒任何风险,就能把功劳立了。等打完了仗,凭着他们’义募’的身份,无论是去考进士,还是做官,都轻而易举!”(注1:义募,嘉庆、万历年间因为卫所兵已经不堪用,所以鼓励百姓自带兵器战马甚至家丁随军报效,名之为“义募”。功劳较大者,战后会被授予官职。或给予其他好处,以鼓励其他人效仿。)

“立功,哪那么容易?以李六郎的面子,答应的两个千总,才只给了一正一副。”对于张树的观点,李盛不敢完全表示赞同。皱着眉头,继续小声抱怨。“将来即便打了胜仗,辽东这边自己还不够分,哪里……”

“这话不要乱说!”张树立刻瞪圆了眼睛,低声断喝,“更千万不要再三位少爷们面前说。咱们的任务,是保证他们三个活着回家,至于能否立功,还在其次!”

“我知道,我知道!”李盛自己也知道失言,迫不及待地解释,“我只是替少爷们觉得不值!”

“你是怕自己没机会出人头地才对!”张树眉头跳了跳,毫不客气地小声拆穿,“想升官发财,你自己跟你家少爷要了卖身契,前去投军,他肯定不会不给你。但是,千万别怂恿你家少爷往刀尖上撞。否则,即便时候你家老爷不追究,咱们这些受了他们两家恩惠的老弟兄,也饶不了你!”

“看你说的,我是那种人么?我的心,在十年前就已经死了!”李盛被说得面红耳赤,低着头,小声解释,“这次要不是李老爷放心不下少爷,点了我的名,我根本就不会来!”

“不是就好!”张树看着他的额头,目光宛若两道闪电。“我实话告诉你,南京那边的事情,还没有完。你我两家的少爷这一走,那群没出息的老东西,肯定全都抓了瞎。到最后,想要蒙混过关,少不得要把原本瓜分掉的功劳,还回一些儿来。凭着那些功劳,再加上“投笔从戎”这个名头,你我两家的少爷,就不可能只做个区区千总!”

“嗯——。如果那样,三位少爷,真的没必要去前面冒险!”李盛越听越佩服,忍不住用力点头。“带上一群菜鸟,干点儿鸡零狗碎的事情,反而最为妥当!反正功劳已经有了,名声也赚到了,再豁出银子去上下打点一番,一个正五品肯定把攥!”(注2:把攥,稳稳获得。)

“就是这个道理!”见此人终于开了窍,张树欣慰地点头。“三位少爷都年青,正值血气方刚,有些丧气话,咱们说了,他们也不会听。但咱们俩自己肚子里得有数,遇到危险,一定拉着少爷躲着走。万不能由着他们三个性子,冲到最前面去跟倭寇……”

话才说了一半儿,他忽然停住了嘴巴。两耳竖起,眼睛随着头颅迅速看向了旷野东南。

“怎么了?”李盛被他的怪异举动吓了一大跳,赶紧也将目光朝同一个方向看去。只见一条模糊的黑线,忽然横在了金黄色的旷野里。曲曲折折,像水波般快速朝自己这边滚动。

“是溃兵!朝鲜溃兵!快,将队伍拉……”李树大叫着转头,四下寻找合适的结阵位置,“拉向东北侧那个土丘,在半山腰结阵!快,千万别然溃兵冲乱了阵脚!”

目录
新书推荐: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