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第三章 曲直 (中)

第三章 曲直 (中)(2/2)

目录

李彤和张维善不敢附和,笑着低声解释。

“那就好,姓宋的还算会做人。否则,英国公府肯定会要他给个交代!”不愧为现任英国公的亲叔叔,张湙说出来的话语霸气十足。“先前你们在南京的那些事情,家里边不知道,所以没顾得上管。如今既然知道了,就不会坐视不理。你叔父已经直接把折子递到皇上案头了,估计用不了多久,皇上就会知道,当初在南京力挽狂澜的,是哪两位少年英雄。届时,该是你们的功劳,那些人必须一点不差的还回来。”

“过去的事情,还是让他过去就好!”李彤和张维善心里齐齐打了个突,互相看了看,笑着提议。“当初我们两个年轻气盛,做事孟浪,没少给地方上添麻烦。过后分一部分功劳出去作为补偿,也是应该!”

“你们两个能这么想,当然是好。但咱们英国公府和临淮侯府,却不能任由外人欺负。”张湙摇摇头,花白的胡须胸前飞舞。“这件事你们不用管了,全盘交给老夫处理就行。时间么,可能会稍微久一些,赶不上这次朝廷给你们论功。但迟一些,未必是坏事。咱们大明朝还是在成祖起兵清君侧哪会儿,才有过武将一月之内连升五级的先例。之后两百年来,如此好运,从没落到第二个人头上。通常再大的功劳,也是三级到顶。多出来的只能换一些散阶和赏金,而咱们两家,最不缺的就是这些!”(注1:散阶,官员的等级称号,随着年龄的资历就能晋升,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买卖。只能彰显身份,无相应权力。但如果散阶太低,也无法担任高等级实职。如七品散阶,肯定不能做五品官。反之,则无限制。)

“两级就已经足够了,毕竟我们两个初来辽东,还没打下根基!”唯恐张湙这个便宜长辈瞎掺和,张维善和李彤赶紧齐声表态。

“你们需要什么根基?英国公府和临淮侯府,就是你们的根基!”二爷叔张湙撇了撇嘴,义正辞严,“闻国家有事,立刻赶赴辽东,投笔从戎,这份忠心,天下有几人能比?如果连你们的功劳都吞,将来谁还肯主动站出来为君父分忧?老夫先前说赶不上这次论功,是为了让你们心里有个数,这月把三级升足了,几个月后再升另外两级,不是真的赶不上。家族里头争这些,也不光是为了你们,而是为了警告其他人,千万别仗着当了个芝麻绿豆官儿,就把主意打到张、李两家的子侄头上!”

“全凭二爷叔做主!”

“二爷叔此言,令晚辈茅塞顿开!”

张维善和李彤没心思争论,也犯不着为南京城内某些人去得罪自家长辈,笑着陆续施礼。

“你们两个现在是正副千总,升足三大级,不过才是参将而已。辽东又不比京师,参将也就在军中还能威风一些,出了军营,见了七品知县都得下马。”也许是出于对自家晚辈的欣赏,也许是因为长时间没机会炫耀,张湙谈兴极浓,很快,就将话头又从家族的实力,扯到了二人的仕途选择上,“远不如老老实实把贡生读完,然后按部就班谋取文职爽快。但既然你们两个已经投笔从戎,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也不好再横加干涉。但是,接下来路该怎么走,你们千万要多听长辈的话,免得家里头想要帮你们一把,都无从帮起!”

“那是自然!”李彤和张维善两个,迅速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郑重承诺。

窗外,二人麾下的兵卒,正在家丁的带领下,卖力地训练。虽然人数比上次入朝之时少了许多,但从气势却充足了好几倍。

“据家里头得到的消息,过几天,皇上会派一名姓张的太监来传旨。如果会问起朝鲜的情况,你们千万要想想再说。”表达了整整一上午对晚辈的关爱,张湙也有些疲了。喝了口茶水,斟酌着说出最后的叮嘱。“那人素有贤名,跟咱们两家虽然没什么瓜葛,对大明将门,平素却多有回护。此番朝廷能决定出兵援朝,他从中出力颇多。如果迟迟没有像样的战果送上去,难免就会落个给皇上乱出主意的罪名。”

目录
新书推荐: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