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第五章 风向(上)

第五章 风向(上)(3/3)

目录

“如果再出一个张居正,也好,至少朕不会累到几欲吐血!”想到张居正在世时的国库充盈,四海升平,他又忍不住在心中悄悄感慨。

当年他急于清算张居正,一方面是听信了某些“贤良”的蛊惑,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展示自己作为帝王的威严。如今,展示也展示得不耐烦了,贤良们也相继都现出了原型,朝中再出现一个张居正,倒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正所谓,时移,事易。

十年前的他,绝对驾驭不了一个像张居正那样的能臣。稍不谨慎,就可能变成汉献帝第二。而到现在的他,却已经强大到足以把握全局,朝堂上冒出一个张居正来,只会让他如鱼得水,而不会导致大权旁落。

只可惜,如今朝堂之中,从上数到下,竟再也找不到一个类似张居正的人才。赵志皋贪权,且喜欢沽名卖直。张位果于自用,却眼高于顶。沈一贯八面玲珑,却喜欢结党营私……,其余诸人,如顾宪成,高攀龙等人,更是夸夸其谈之辈,个个不堪大用。

唯独丁扰在家的王锡爵,无论学问还是才干,都与当年的张居正,隐约有几分相似之处。只可惜,此人治家无方,子侄辈居然跟倭寇狼狈为奸,并且被人抓了个正着!虽然王锡爵已经多次上表自辩,说那个勾结倭寇的王家,与他没丝毫关系。可南北两京那么多人都看着,自己这个皇帝总得先将事情查个清楚,不能由着王锡爵自说自话。

人的思维一发散,就很难轻易收回。想到王锡爵被言官弹劾纵容家人勾结倭寇,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想起揭穿了倭寇图谋,力保八卦洲存粮不失的有功之士。最起初,根据南京那边各级官员的汇报,他本以为首功应该归于守备衙门和南京府。谁料后来收到铁杆心腹王重楼的密信,他才知道打碎了阴险图谋的功臣另有其人。而南京府和南京守备衙门里头那些官员,吃相也不算太难看。多多少少,把功劳分给了真正的功臣一些,让他这个皇帝,也不至于过于难堪。

“大明官场,真的就这么不堪么,让他们不报任何被公平对待的指望?竟直接去辽东投了军?”想到二人名字最近又出现在了辽东那边的请功折子上,万历皇帝朱翊钧,就再度忍不住拍案叹气。

接到王重楼的密报,并且着锦衣卫暗中核实之后,他的确有过想要替有功之臣主持公道的念头。却没想到,不等他将心中想法付诸实施,就又得知了两个年轻人居然负气出走的消息。如此不知道轻重的作为,岂能公然鼓励?!所以惋惜归惋惜,他却只能暂且放下破格提拔两个年轻人的想法,把心思向倭寇问罪方面来。直到前几天,忽然收到了钦差宋应昌派人快马送来的奏折和大明高祖皇帝赐予朝鲜国王的金印。

”有本事的人,到哪都不会埋没,哪怕投笔从戎去了辽东。“想到折子上关于李彤和张维善二人的功绩描述,万历皇帝朱翊钧心中的感慨,迅速又变成了赞赏。先前他为了维护朝廷的权威,没有对两个年青人论功行赏。这次,二人的棱角磨也磨过了,又在辽东脱颖而出,怎么着也该给一些甜头尝尝。好让天下有才之士都明白,只要他们肯真心替国家做事,大明不会堵塞他们的出头之路。哪怕一时被地方官吏耽误了前程,自己这个皇帝知道后,也会加倍给予补偿!

”皇上,启禀皇上,辽东,辽东那边送来加急密报!”正想着,该如何论功行赏,才更有利于当前时局,才能鼓舞更多的才俊争相效仿,宫门忽然被人推开,刚刚受到他赏识的太监孙暹,连滚带爬的闯了进来,双手捧上一个红皮信封,“钦差宋应昌与司礼监张掌印言语上起了冲突,僵持不下。选锋营左部千总李彤和副千总张维善主动请缨,率领五百新兵杀过了鸭绿江!”

目录
新书推荐: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重生了谁还当明星 网坛之数据天王 侯府宠妾 萧峥陈虹执掌风云 欲休于成 龙珠:从逃离贝吉塔行星开始 精灵:帕底亚退役冠军的再就业 打造修仙界第一世家 青春制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