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一章 惊变(上)

第二十一章 惊变(上)(2/4)

目录

如此种种,没完没了。

这些废话,虽然无法逼迫朝廷改变调东征军中有功将士回京献捷的决定。却极大地影响到了京师百姓们看热闹的心情。甚至有不少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说话者的观点。认为“献捷”仪式除了给皇帝自己脸上贴金和让大伙一整天都做不了生意之外,没有其他任何作用。

而街巷中同时流传的,有关东征军在朝鲜大败亏输的消息,更让众多“有识之士”,认定了万历皇帝朱翊钧之所以坚持要从前线调遣人马回京“献捷”,是为了掩败为胜。上一个这么干的皇帝,乃是隋炀帝杨广。因为打输了仗,却不肯罢兵,大隋内部很快烽烟四起,杨广本人也稀里糊涂被权臣杀死在扬州!

“胡说,大明东征军如果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损兵折将,怎么可能转眼又打到了朝鲜王京?!”

“就是,王京一战,倭寇又弃城而逃。如果我大明将士真的打输了,现在应该是倭寇反攻到平壤,而不是一路望风远遁!”

“简直是颠倒黑白,李如松麾下可战之兵总计还不到四万,按照他们说法,大明将士早已伤亡殆尽。如今,难道是一群英魂,在追着倭寇往死里头打?!”

也有一些外省来的贡生,举人们,不愿人云亦云,拿出朝廷最近的邸报,跟传谣者据理力争。然而,他们的数量,与京师内的“有识之士”比起来,毕竟差得太远。他们的反驳,很快被嘲笑和斥责声淹没,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无论京师内暗流汹涌也好,波澜不惊也罢,日子过得总是一样快慢。万历二十一年五月初二,选锋营押着两千倭国俘虏和十二车倭寇首级,抵达安定门外。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体贴将士辛苦,特命令兵部尚书石星,吏部尚书陈有年、给事中刘道隆,司礼监掌印张诚四人,出城劳军。同时着令有司拨下粮草,让选锋营暂时在城北校场修整。

消息传开,立刻有屡试不第的举人汪某,鼓动同乡和同学三百余人,前往城北校场外,揭露东征军“掩败为胜,杀良冒功,劫掠地方,羞辱番邦君臣……”等劣迹。然而,还没等到他们抵达目的地,就被常浩然带着南京来的五十余位贡生迎头拦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