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六章 暮霭(下)

第二十六章 暮霭(下)(2/5)

目录

“三艘是至少,如果想直达朝鲜,则需要更多!”说到自己的本行,周建良半点儿都不含糊,继续梗着脖子大声补充。

“一艘船就这么贵,福建那边,怎么造得起那么多?”刘继业坚决不肯相信,瞪圆了眼睛继续咆哮。

“福建距离鸡笼岛近,岛上有荒山,只要上了岸去,四人合抱粗的大树,可以随便砍。而咱们浙江这边,却只能跟商贩买。”崔永和也梗起脖子,满脸委屈地补充。

登时,刘继业再也说不出话来了,年青的脸上,写满了沮丧。如果是七八千两,甚至一二万两银子,他还能咬着牙掏空自己的家底儿去凑,或者豁出去脸皮,向王重楼请求支援。而七八万两,把刘家和李家全都掏空,都未必够!王重楼那边再位高权重,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巨大数额的挪用!

“咱们海防营直辖的鸟船,还有三个卫所的大船,每年帮人运货,加起来大概能有一千两左右盈余。”仿佛担心李彤还没打消重整舰队的心思,周建良向后退了几步,哑着嗓子继续汇报,“所以,想要造战舰,就得让都指挥使使司那边拨下专款,或者直接给咱们派一些能赚钱的肥差。但光有战舰还不够,卑职刚才说过,咱们更缺的是打海战的行家。海上风高浪急,不会打仗的,船上装满大炮,也轰不到对方。而会打的,把握住时机,三五十炮下来,就能将对手的船舷凿成筛子!”

“我知道了,你们两个先下去吧!”李彤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好生苦涩。

想简单了,自己又把事情想简单了。原本还以为,只要接掌了海防营,即便不能直接开着战舰去追杀倭寇,好歹也能替朝鲜战事再度爆发早做准备。而现在,至少三艘船,至少二十四万两银子,仿佛三座银色大山从天上压了下来,压得他无法支撑,无法闪避,甚至连呼吸都越来越艰难。

饶是如此,他依旧未曾死心。第二天,就分别给宋应昌和王重楼写了信,将自己目前遇到的情况如实告知,请求二人给予指点。随即,又分别向浙江都指挥使司和兵部,呈交了公文。提醒后两者,浙江海防形同虚设,需要抓紧时间调拨资金,打造战船,以备不测。

然而,无论是宋应昌,还是王重楼,在回信当中,都没能给出什么太好的主意。前者虽然也怀疑倭寇议和的诚意,但到目前为止,却没找到任何有力证据。

敌我双方的和谈,一直进行得非常顺利。倭寇除了釜山及其周围的四处险要所在之外,已经从朝鲜各地尽数撤军。而朝廷派去核实日方诚意的第二波使者,也再度确认,日本人目前所说的条件,与上次薛蟠等人送回来的一模一样。

如是种种,令宋应昌已经有些举棋不定,所以不愿支持李彤再跳出来横生枝节。而王重楼,虽然依旧相信李彤的判断,最近却被南京吏部尚书李三才缠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分神。

至于浙江都指挥使司和大明兵部,大概都认定了所谓“海防形同虚设”,只是李彤这个不安分的家伙,故意危言耸听。所以,没行文对他进行申斥,已经是瞧在他以往战功赫赫的面子上。想要下拨那么大数额的银两,肯定是痴人说梦!

“不信没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刘继业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李彤的铁杆儿支持者,见自家姐夫因为四处求告无门而郁郁寡欢,主动站出来大声提议,“不就七八万两银子么,咱们自己想办法。以前没人帮忙,周建良他们每年都能靠着鸟船赚出上千两盈余,现在咱俩把家里的关系都用上,再拉上守义,从南到北来回运送货物,总么着也能翻个十来倍。再不行,咱们就冒险下一次鸡笼,自己砍木头运回来。反正鸟船快,万一途中遇到海盗,咱们打不过也能跑!”

这也算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总好过坐困愁城!而倭寇骗得了大明一时,不可能一骗到底。说不定哪天露了馅儿,惹得万历皇帝震怒,下令二次东征。届时,兵部肯定会想起远在浙江,还有一个海防营。届时兵部只要再多少下拨一些,海防营就不愁造不出可用之舰船!

于是乎,兄弟俩就做起了两手准备。一边想方设法利用既有的条件去赚银子,一边日日期盼倭寇的阴谋能早日自行败露。结果,从秋天等到白雪飘飘,也没等到想要的消息,却接到了朝廷的邸报,辽东经略宋应昌年老体衰,主动上表乞骸骨。万历皇帝再三挽留不得,只好赐以一品虚职,让他衣锦还乡。

宋应昌一走,李如松再长期率军驻扎大明境外,就太显眼了。所以,没多久,后者也被调回。新任的备倭提督顾养谦,乃是清流推崇的能吏,上任之后,推动和谈愈发不遗余力。倭寇那边,也全力给予他配合。双方关系日渐密切,很快,就拿出了一份据说是丰臣秀吉亲笔所书的《关白降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