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长歌 > 第十四章 内应 (中)

第十四章 内应 (中)(2/2)

目录

张维善和刘继业两个,不愿让李彤一个人承受众海商的浊气,也上前帮忙。大伙谈谈生意经,聊聊欢场轶事,其乐融融。直到茶水换过了四遍,才宾主尽欢而散。

强打精神,将马、孙、范、陶等海商送下了沙船,望着他们心满意足的背影,李彤忽然觉得好生疲倦。

朝堂上的大佬们,昏庸的昏庸,贪婪的贪婪,被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两个,像耍傻子一般,耍得团团转。大明的民间,又遍地都是冯、孙、范、陶这样的蠹虫,只管埋头吸血,不问其余。如此国家,不遇到强大的外敌还算走运,好歹烂船也有三斤钉。万一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外敌,如晋末的匈奴,宋末的蒙古,岂不又要哀鸿遍野,甚至再遇一次崖山?!

而自己,虽然有一帮兄弟生死相随,所能做的,却非常有限。且不说这次拆穿议和骗局能否成功,即便最终得偿所愿,并且平安脱身,谁能保证类似的君臣一起替骗子圆谎的怪事,不会出现第二回?!

“与其那样,还真不如坐看“和议”达成,好歹大明还能从海贸上赚点儿!”疲倦过后,随之涌上李彤心头的,便是自暴自弃。

倭军的战斗力,他早就领教得清清楚楚。两年半之前,如果不是因为大明朝廷中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东征军早就拿下了釜山,将倭寇尽数赶下的大海。而经历两年多的厉兵秣马,和针对性准备,倭军的战斗力虽然有所提高,却未必就是大明将士的敌手。毕竟这两年多,李如松、李如柏等人也没闲着,一直带着麾下弟兄在北疆为国东挡西杀。

所以,倭寇虽恶,对大明来说,却不致命。

怕就怕的是,朝廷从这次屈辱的议和中,得不到半点儿教训,从上到下,继续醉生梦死!

那样,早晚会有真正的威胁临近,甚至远远来自海上。佛郎机,干丝蜡,甚至其他不知名的国家。那些国家的战舰和大炮,已经远比大明所造出色。那些国家的水手个个人高马大,且悍不畏死。

正疲倦地不停叹气之时,远远地,却从码头上又走来几个急匆匆的人影。紧跟着,负责外围警戒的顾君恩快步上前回报,说肥后国有一群商人前来,想要拜见李会首,询问大宗丝绸的价格。

李彤闻听“肥后国”三个字,心中就是一喜。连忙收起心事,小声吩咐:“直接带他们去码头上的货仓,让他们先看货,我随后就到!”

“是!”顾君恩知道李彤这么安排,必有道理,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有鱼咬饵了?”张维善和刘继业,却相继从肥后国三个字,想到了瓜分了肥后的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凑到李彤身边,满脸兴奋。

“应该是,小西行长再器重大村喜前,也不会让他一个人把所有钱全赚走。”李彤笑了笑,轻轻点头。随即,又快速吩咐,“守义留在船上坐镇,永贵,你和李盛、崔管事一起陪我过去。咱们试试,能不能通过这些人,接触到小西行长身边的家臣!”

“姐夫……”刘继业脸上的兴奋,立刻变成了失望,跺着脚大声抗议。李彤却没功夫再跟他讨价还价,略微收拾了一下,与张维善,李盛,崔永和三人快速赶赴货仓。

为了放货方便,也为了体现大村氏的诚意,货仓距离沙船的泊位并不远。李彤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酝酿情绪和说辞,正准备大展身手。然而,待来到货仓,与对方见了面儿,所有说辞却瞬间全都憋在了嗓子里。

来人共有十余位,三名豪商,一名通译,剩下的则是随行的武士。其中两名豪商生得五短身材,肥头大耳,与他以前接触过的日本商人,不乏类似之处。而最后那名,却身材魁梧,凤目蚕眉,胸前还挂着一个明晃晃的十字架。

“各位贵客光临,我家会首深感荣幸。刚才因为有客人在,所以来得稍微迟了一些,得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多多包涵!”好在李彤身边还带着张维善,后者反应迅速,且从朝长家老那里学了一大堆日本人的虚礼。发现好兄弟表现不对,立刻上前向对方用力鞠躬。

“让各位久等了!”李彤得到了一个喘息之机,迅速收拾起心中的震撼,也笑着向大伙拱手。

他目前的身份是大明在长崎商会的会首,又是沙船的第一货主。所以比同伴拿捏一些,理所当然。三名肥前豪商听了通译的传话之后,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还礼,嘴里客套话一串接着一串,亏得那通译和朴七两人都反应足够快,才不至于招架不暇。

足足用了一刻钟,废话才终于说完。李彤也终于平心静气,并且弄清楚了那两名肥头大耳家伙,如小西飞(内藤如安)一样,都以小西为姓,一个叫安东尼奥,一个叫莱昂。而那个胸前挂着十字架的凤目蚕眉者,则自称叫岸本幸史,教名则是克莱门。

听到“岸本幸史”四个字,好不容易才平心静气的李彤,肚皮顿时又开抽搐。多亏了衣服肥大,才不至于当场露馅儿。

‘岸本姓史,俺本姓史,史叔啊史叔,你可真够实在’,心里偷偷嘀咕着,他再度向对方施礼,这次,却是恭恭敬敬,不待一点儿做作。

原来那岸本姓史,根本不是别人,正是大明锦衣卫指挥佥事,三年多之前曾经救过刘继业一命的史世用!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末世:我在避难所当收租婆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换亲后成了嫡姐对照组 慰风尘 京眠沉溺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阴缘不断 三兴季汉
返回顶部